南方網訊(記者/許萌萌 通訊員/周晉安)3月21日為“世界睡眠日”。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球范圍內約有27%的人存在睡眠障礙,我國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問題。
為宣傳、介紹睡眠相關知識,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睡眠醫學中心當天在天河院區開展睡眠義診活動,睡眠醫學中心多位專傢對失眠的預防、診治等方面的知識作了科普介紹。
睡眠障礙有可能由各種疾病引發
失眠癥是指入睡超過30分鐘,醒後再入睡超過30分鐘,比平時提前醒來超過30分鐘,以上情況一周超過3次,且持續1月,會影響到白天的社會功能。“這種癥狀連續超過3個月,就可以稱之為慢性失眠”,現場中山三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陸正齊介紹道。
為何會出現睡眠障礙?陸正齊表示,其病因比較多,諸如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會導致睡眠障礙,焦慮、抑鬱、孤獨等精神心理因素,鼾癥(阻塞性呼吸睡眠障礙),乃至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都會有伴發的睡眠障礙表現。
有發育行為問題的兒童多伴發有睡眠障礙
記者在義診現場看到,不少市民排隊咨詢自身或孩子的睡眠問題。鐘女士(化名)告訴記者,其5歲的兒子睡眠較淺,近期半夜醒來次數較多,特來咨詢。醫生表示,要其註意孩子入睡時周邊環境是否安靜,關註下近期孩子的情緒、行為是否存在異常。
兒童睡眠障礙分部、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鄧紅珠提醒到,許多存在發育行為問題的兒童,經常會伴發有睡眠障礙的情況,這種情況傢長有時可能容易忽略。傢長們應多觀察,對於此類情況還應及時處理,這對原發疾病的早診早治有時也很重要。
當孩子出現睡眠問題時,傢長首先應註意排除疾病因素的影響,排查是否存在鼻塞、打鼾、咳嗽、哮喘等癥狀,留意是否存在可能與睡眠問題相關的神經發育問題或情緒問題,必要時尋求醫生幫助。
打鼾要警惕呼吸暫停
“很多人認為打鼾僅僅是一種稍難為情的生理現象。很代表我們吃得飽,睡得香,不需要過分擔心。”阻塞性呼吸睡眠障礙(鼾癥)分部葉進主任醫師提醒市民,這些是錯誤的認知。從臨床上來說,睡眠期間反復發生呼吸暫停,會造成血液缺氧,影響身體多個重要器官功能。
如何評估自己打鼾的嚴重程度?葉進建議,打鼾人群可到醫院進行專業評估,完善多導睡眠監測,或完成傢庭便攜式睡眠監測,正確治療打鼾。
不知緣由的失眠可到睡眠醫學中心就診
無緣無故失眠很長時間,該去哪個科室就診?陸正齊介紹,中山三院於2022年成立了睡眠醫學中心,匯集神經、精神、耳鼻喉、兒童發育行為、康復、麻醉以及心血管、內分泌等多學科,並設立了神經系統疾病、非器質性睡眠障礙、阻塞性睡眠障礙(鼾癥)、兒童睡眠障礙、睡眠障礙康復治療、睡眠障礙麻醉與神經阻滯治療6大分部。
中心開設有多學科診療(MDT)門診。市民就醫後,門診醫生將對疾病作出相關判斷,必要情況下將患者轉診至疾病對應分部治療。如果疾病復雜,該中心將發起組織由各分部及相關學科組成的多學科診療,一站式解決睡眠問題。